新金山西区中文学校六年级 石荔枝老师
班级文化就是学生文化,班级文化就是学生素养,班级文化也是班风。还记得一个泡菜缸原理,说的是把各种不同的菜放在一个泡菜缸里,长期浸泡,会形成同一个味道。长期聚到一起的人,其学识,习惯和德行会互相感染,形成相同的一类。学生亦是如此,尤其是我们面对的都是小学生,他们正处于品德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,所以班级文化建设至关重要。它会左右学生的心态和学习状态,会影响学生的一生。那么如何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,使学生能够积极快乐,扎实有效地学习,是我们每位教师面临的课题。
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,我在构建以下班级文化方面做了一些尝试,现在分别讲述如下:
1.竞争文化。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,希望在群体中把事情做得更好是人的天性,孩子们更是如此。小孩子天生就是为了得到赞美而来到这个世界的,因为这是他们自信的基石。很难想象一个从来没有受到过表扬,从来没有尝试过”赢”的喜悦的孩子会有足够的自信。让学生在良性的竞争环境下学习,可以激发学习兴趣,提高学习效率,形成不怕困难,挑战自我的积极心态,从而把学习潜能发挥到极致。所以竞争意识的形成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。因此,我在教学中经常运用比赛的方式激励学生学习。比如,写字的时候,我经常让学生比一比,看谁写得好;词语记忆教学让学生通过打”苍蝇”的游戏,比一比看谁记得牢,看谁反应快;课文阅读教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阅读,比一比看谁读得好;每天都听写生字,听写的时候,比一比看谁分数高。值得欣慰的是,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,我们班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,课堂纪律好,学习质量高。孩子们真是学得扎实,玩得快乐呀!
2.有声文化。声音是语言的生命,许多中国人在学习第二语言的时候,习惯于不出声音,哑巴学习方式。所以他们虽然写了许多,上了许多课,但是仍然不会交流。我刚刚接手六年级时,多数学生上课不讲话,他们虽然字写得比较好,但是不读生字,不读课文,尤其是女同学多数上课不发言。为了解决只听不说的问题,我首先给他们讲读出声音的重要性,让学生知道,语言是交流的工具,只有读出声音才能学好语言的道理。同时,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阅读训练,其实语文教学真的能够简单些,我在上课中,尽量避免对语法的过度讲解和对文本支离破碎的分析,我要充分利用有效的教学时间,变换各种方式让学生读书。我要努力做到把时间还给学生,学生会的,就让学生说,教师一定不包办代替,我经常采取各种方式,引导学生阅读。有时分组阅读,由组长指导本组学生阅读;有时让学生领读,每一篇课文我都要求所有学生会读。每一篇课文都考察每一个学生的读得是否准确,是否熟练,并给出等第制的评价。对于不开口读书的同学,我想尽各种办法让他们开口,我要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。经过半年多的训练,我班学生阅读能力有了很大进步,这就是我所说的有声文化,现在我的班级大家都开口说话了,一篇课文,老师不教,学生分组阅读,大概10分钟左右,80%的学生能够流利的诵读。
3.互助文化。学生之间的互助和互动,对于学习的促进作用是惊人的, “兵教兵” 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。一方面,让会的学生可以通过教不会的学生,使自己的功课得到复习,另一方面不会的学生可以得到好朋友更多的指导。同时,老师的帮手多了,教学效率当然也就提高了。还有,学生在互教互学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有效的情感沟通,形成团结向上的学习氛围,这就是我所说的互助文化。我经常把学生分成三个或更多的学习小组,每个小组有时候两个人,有时候四个人。一篇课文经常是先在小组练习阅读,然后再齐读,最后老师再抽出课文中不同的段落来考察不同的同学。在这个环节中,两个人一组是效果最好的。在给学生排座位的时候,我首先有意识地把读得好的同学和读得不太好的同学搭配好,然后就让读得好的同学一句一句地教读得不好的同学,最后由老师检查阅读效果。其实只需检查读得不好的同学就行了。在生字和词语的复习巩固阶段,我有时候也采用同学互相考的办法,效果也是很好的。我发现在班级互助文化一旦形成,学生的学习效率真的就高效而主动了。
当然,班级文化还有许多,如传统文化,礼仪文化等等,都需要教师用爱心去哺育,用细心去培植,用智慧去浇灌。我一直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,只有不懂教学的老师。好的教师一定会营造出好的班级文化,形成良好的班风。